环保知识技术
为什么说塑料袋是“白色污染”?
关注:513  答案:1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08-09-30 12:22
  • 已解决匿名
  • 2008-09-05 17:20
我总听到有些人说什么白色污染,后来才知道是塑料袋,塑料袋究竟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是生产原料,还是处理的不便?
最佳答案
  • 匿名
  • 2008-09-30 12:22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白色污染物"的组成成分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


  境造成的污染。但"白色污染"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塑料制品。众所周知,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新材料,也是一种消费品,总的来说,它也是一种物质。任何一种物质均有其生命周期,在达到其生命周期终了的全过程便是降解过程,因此,塑料本身也是可降解的。只是由于通过稳定化技术,即加入光、热稳定剂,抗氧剂等延缓或抑制其固有的可降解性。而且,塑料有300多种,常用的有40余种,而实际上能成为白色污染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不能够把"白色污染"同塑料等同起来。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


  聚苯乙烯树脂(PS)。以下我们一一做一个了解:


  聚乙烯:


  聚乙烯是乙烯经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根据聚合条件不同,可得到相对分子量从一万几百万不等的聚乙烯。聚乙烯是略带白色的颗粒或粉末,半透明状,无毒无味,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碱腐蚀。商业上将聚乙烯分为低、中、高密度。一般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不加增塑剂的低密度(0.92g/cm3-0.93 g/cm3)


  聚丙烯:


  相对分子量在8万-20万之间。聚丙烯主链有一个甲基侧链。如果甲基全部分布在一侧称为等规聚丙烯;如果甲基有规则地分布在主链两侧,称为间规聚丙烯;如果甲基无规则地分布在主链上,称无规聚丙烯。聚丙烯通常是半透明固体,无味无毒,密度(0.90g/cm3-0.91g/cm3),机械强度比聚乙烯高,耐热性好。三种聚丙烯中,以等规聚丙烯产量最大。采用三氯化钛-氯二乙基铝为催化剂,在加氢饱和的汽油中使丙烯聚合,得到等规聚丙烯。


  聚氯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5万一12万,聚氯乙烯通过游离基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聚物,属热塑性树脂。无定型白色粉末,无固定熔点,密度为(1.35g/cm3-1.45g/cm3),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熔于环乙酮,氯苯,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丙酮混合溶剂等。


  聚苯乙烯: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20万。无色无味透明树脂,透光性好。表面富有光泽,易燃,密度为(1.05g/cm3-1.07g/cm3)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


  生产方法: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这里介绍本体聚合法。在苯乙烯单体中加入引发剂和少量添加剂,现在预聚釜中进行低温聚合,制取预聚物,再转入聚合塔中高温加热,分段维持一定温度,反应结束即将熔融状聚苯乙烯挤出成条,在水中冷却硬化,切粒包装。


  以上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成份,另外,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


  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极其危害

  1. 主要原因:


   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


  的不回收利用,垃圾最终的处置方式基本上停在裸露堆放或浅埋的水平,一些城镇将江、河、湖岸作为天然垃圾场。


   交通、旅游业,除铁路外,还没建立起与生产经营相配套的垃圾收集勇


  统,对经营过程中生产的垃圾放任自流。


   管理薄弱,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缺乏相关的法规,以及人们对环境意识比较淡薄;造成滥用和随意乱倒现象相当普遍,这并非塑料制品本身的责任。


  2、主要危害:


  "白色污染"主要指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个负面


  效应。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城市中,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


  观的破坏.例如散落在铁道两旁、江河湖泊中大量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挂在枝头上的超薄塑料袋,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不好的视觉刺激,人民对此反映强烈。


  "潜在危机"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而难以降解带来的环境问题,


  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不易回收,因为回收在利用的成本高,但利用率低,商家可以说是无利


  可图,而且由于它的回收价格很低很难吸引广大市民进行"白色回收"工作。


  所以,导致不易回收的现象发生。 -


  难以降解。回收回来的白色废弃物不易处理。现阶段主要处理方法有焚


  烧和填埋,若将其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并且促使酸雨


  的形成,而至于填埋,则将其埋葬100年,则还是原状,无法被自然所吸收,


  且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改变其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


  业减产,至于抛弃在水里或陆地上的塑料制品,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若被动的


  吞食,则会导致死亡。这样就破坏了生态平衡。


   高温则分解出毒害物质,塑料制品本无毒害物质,但因为它的回收再利


  用的设备不够完善,工艺简陋,而且许多厂家无合法营业执照,导致再生产的


  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则会对肝


  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治理过程存在的相关问题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经贸委的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于2000年底彻


  底淘汰所有发泡塑料"。可在今天,发泡塑料仍旧存在,它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可降解的材料制成品不成熟。因为其制作过程复杂,其价钱要比"白色


  产品"高出1~2倍,人们当然不愿意"舍糠取贵"。另一方面,可降解的材料


  制成品的性能不如"白色产品",因为"白色产品"的生产过程经过多年的历练


  总结,现已成熟,而新型材料才刚刚开发出来,且有的还需要大量木材,虽然


  产品降解了,但对生态、水体造成污染和破坏。


  打击力度不够大。现在的饭馆、餐厅进行"白色产品"销售,使用相当


  普遍、公开,明目张胆的进行市场交易,对国家规定视而不见,使这几年的"禁


  白"工作成了"白禁"。


  国民素质有待提高,一个公民的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但是


  至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很淡薄,随手乱扔废弃物品的习惯还很普遍,这种现象将会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并且此现象的出现,给"白色废弃物品"再回收带来巨大难题。


  对于"白色污染"回收再利用的设施不够完备。前面已经提到:"白色


  污染"回收再利用的利用率较低,主要因为我国的技术落后以及资金投入不足,所以,我国一些已研究的新型产品,无法投入生产使用中去。


  厂商由"公开"转入"半公开",随着国家"禁白"政策的出台,"白色


  产品"生产厂家也由城市生产转入农村、郊区,由公开生产转入半公开生产,因为条件相对较差,导致制造出的商品不合格,并且此种现象给政府的"禁白"带来了困难。 :


  由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今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主要有二:废旧塑料资源化及生物降解塑料。


  A:废弃塑料资源化(就是回收废旧塑料,作为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1)直接作为材料,有些可再生性塑料制品,可回收,加工后,再制成新的塑料制品。


  (2)制取合成高分子单位。高分子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可由废旧塑料制成单体。如聚酯塑料通过醇解制成单体。


  (3)制取燃料油。将高分子链在高温下裂化。如聚乙烯,聚丙烯在高温下能分解成低分子石油烃,再分馏即可得各种燃料油。


  B:生物降解塑料 .


  (1)天然高分子改造法。就是以淀粉,纤维素,甲壳素,木质素,海藻等天然高分子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和共聚方法,对这些分子进行改造,合成易被生物降解的塑料。


  (2)化学合成法。模拟天然高分子结构,从简单的水分子出发,在塑料的高分子链上接有活性基团如酰胺基,肽基,酯基,含这些基的化合物类似于天然蛋白质,油脂的结构片段,易被生物降解。


  (3)微生物发酵法,许多微生物能以某些有机物为碳源,通过代谢,分泌产 生聚酯类,聚糖类高分子,这些分子既易于降解,又可进一步再生利用。


  但是,由于塑料的结构不同和含有一些特殊的添加剂,有些塑料不宜回收利用;还有些塑料经加工初步讲解后的碎片,再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很慢,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因此,一方面在对"白色污染"治理的同时,另一方面还应积极防止新的"白色污染"源的产生。为此我国环保部门提出,防治白色污染应实行"以宣传教育为主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产品替代为补充的原则"。


  当然,"白色污染"是一个世界问题,由于它的发展有限,我们也无法深入的研究。我们如今能做的,也仅仅局限于收集和整理编纂资料。但是通过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也可大体上了解"白色污染"。


  虽然我们已经明了了当今世界"白色污染"的治理及解决方案,但仍无法做彻底的解决。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觉到人们素质的偏低对环境破坏是严重的,只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才是解决"白色污染"最可行的办法。


  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白色垃圾",因此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